素養應該還有什麼? 素養 = 知識 + 技能 + 態度?

由於中小學的108課綱中提到素養教育為未來教育的核心,升學考試也已開始所謂素養導向的命題,其目的是修正過去只重視領域知識學習的弊病,所以很多人對於其定義感到焦慮,頻頻探詢什麼是素養。Google搜尋「素養」已經有超過1300萬個結果。為了減輕這種焦慮,主事者把素養區分為知識、能力、態度三大部分,以利第一線教師發展可行的教學策略,也減輕學生與家長對名詞定義不明的焦慮。

然而,這種一般所稱的(有關某領域的)素養似乎還是少了什麼。如果我們假設一種情形,當我們會說某人雖非某主題的專家,但有很好的素養時,我們的意思究竟是什麼?例如我們說某個國二學生音樂素養很好,但其實他並非音樂班學生,是學過兩三樣樂器,演奏能力高於平均但非頂尖,喜歡聽音樂、唱歌、討論古典和流行音樂,似乎很平凡。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領域知識、專業技能上,都不是同儕中的頂尖,那光是有一些基本知識、初中階的能力,以及很好很正確的態度,例如對該領域很有興趣,這樣就能說此人在該領域素養很好嗎?好像怪怪的。

多素養的迷思
圖片來源:https://kmbkteam.files.wordpress.com/2010/11/semantic-web.jpg

或許,這裡少了一部分很重要的、關於該領域的知識,但非該領域的專門領域知識。這種知識是關於該領域本質、性質、關係的知識,是該領域的哲學性、社會性、生態性、歷史性的認知,以及最後能整合全部的領域知識、技能、態度、對領域本質的認識才能為「素養」。這部分的知識很可能是一些該領域專家也欠缺的。雖然領域專家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很強,浸淫久了後也許這些對其本質的認知也會提升,但也有人始終很低落,成為只有能力的工具型專家。反之,若非領域專家的其他人對該領域的歷史發展、背後的哲學基礎、與其他領域的關係、該領域的運作方式等等都有中等程度以上的認識,常保對該領域的興趣並會探索,那即使缺少該領域的高深專業知能,我們還是會說他在該領域的素養很好。

例如,某人如果嫻熟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要算什麼圓周運動、解彈簧問題都難不倒他,公式不是死背,了解原理,也會靈活應用,卻對牛頓、萊布尼茲、虎克及那個時代英國的故事一無所知;那個原理叫牛頓還是馬涼,提出者是英國人還是波蘭人對他都沒差。這時我們究竟還要不要說他力學素養很好?還是只是個會解古典力學的高手而已?

實務上,這太可怕了。某個領域的歷史學、社會學、哲學研究可能不多,通俗出版品或教科書也很少,專家與其他人都不容易有容易取得這些知識的方式與管道。另外,有很多科系早已把該領域的歷史學從必修變成選修或停開了;而且除了科技與社會研究 (STS study)以外,少有專業是注重研究某些領域和其他領域關係的。難怪,沒有人提議要把這些對本質的認識當作素養教學的一部分。而且這些知識可能是更沒有明確邊界的,要變成能考試、鑑別、評量時,更容易衍生出一堆問題,也不用說師資培育之難了。

但若回歸到古典傳統的教學法來看,各領域大一仍然有的概論課、入門課(例如XX學概論)、基礎課(例如大一社會學、經濟學原理、普通物理學之類)等等,應該不只是專業知識的基礎簡易版的傳授,或者協助學生銜接轉換高中與大二的過渡期而已;其教學重心似乎也應該放在這些對該領域本質的認識:其歷史、哲學、社會性、生態學式的知識,以及引領培養學生對此領域的興趣與態度。這大概是為何許多學者主張越是大學低年級的必修基礎課,越需要學養豐厚的資深學者來授課的緣故。

註:刊頭圖片來源:https://homes.luddy.indiana.edu/rocha/projects/knowledge-networks/img/IPP_3_clusters_labels.jpg?fbclid=IwAR375EPPESgXrfPmsUcYzNjyyKz80hmwDcV9Pkm83IlpmLF8X4eMit9tBAY

涵多路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