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什麼是 STS?
STS 是個猶如萬花筒般的學術領域,英文名稱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或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中文經常譯為「科技與社會研究」;根據維基百科,
STS 是一跨領域學門,研究社會、政治和文化如何影響科學研究與技術發展,以及反之科技如何影響社會、政治和文化。STS 研究者關心科技社會的複雜面貌、科技發展的社會意涵、爭議等各種問題。
簡言之,STS 聚焦科技、自然、社會、人類的複雜交織;這裡不只有人文與社會學者,也有科學家和工程師。
為何涵多路——ハンドル/hand driver/方向盤?
「涵多路」是台語「方向盤」的意思,身世經過英語、日語的多重轉譯,再經由 STS 工友們之手,變成一個雙關語,意即「包含多種路徑」與「台灣感方向盤」的組合體。 涵有水字邊,比含更有意境一些,透過納入自然的元素,凸顯人絕非外於環境與各種物件而存在的連結性與流動性。「涵多路」是人、機、自然等異質精神的綜合體。
STS 涵多路的誕生
STS 涵多路創始於 2020 年夏天,由第七屆台灣 STS 學會理監事從亂聊變認真到發起,希望發展出一種比期刊論文更輕薄短小、但又不失學術風味的共筆網站 ,集結各路學者們的巧思,帶領更寬廣的讀者群,從 STS 的觀點來重新摸索人類歷史、日常生活、與萬物百態。
這裡的文章主要分為三類:
- 學術文章—獨立成篇的短論(essay),包含作者的社會觀察、學術理論、教學分享…等。
- 報導文章—紀錄或側寫 STS 相關演講、會議、論壇,以饗未能到場的讀者。
- 評論文章—對 STS 相關作品的評論,包括但不限於書評、影評、議評、樂評。
FOLLOW 我們
STS 涵多路在臉書有個粉絲專頁,最新文章上架都會發佈在那,也會轉貼 STS 相關訊息,歡迎按讚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