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交通工具有公共服務及技術治理性的特殊性,一旦失事常造成重大傷亡,也讓社會大眾有感同身受的恐懼感。七年的時間,世越號船難帶給世人許多反思。在台鐵事故仍在傷痛咎責的此時,紀念世越號,也讓我們在驚訝驚愕之餘,期待有實質作為。
作者: Yi-Tze Lee
Vision Zero強調政治責任要從交通事故傷亡端擴展至系統設計者,納入更多不同的行動者。但也強調道路使用者端的責任,不再只是安全行為與遵守規則,更要包括道德上的責任去要求一個安全的系統,也就是交通事務決策的公共參與。
投身科普的科學家偉大嗎?科普這一門老字號事業,除了令我們帶著「歷史距離感」地崇敬,間或因為其菁英色彩而抱持疑慮,還剩下甚麼?當我們釐清批評之聲的來源與指向,或會發現,其實它並未過時,只是成為「科學與公眾溝通」之繽紛地景中的一個點,依然值得擁有發光的空間。
原住民科學是什麼?如何思考原住民科學的原則?從科學教育的角度來說,已經從既有體制下發展與原住民知識「對話」的空間。但是我們會發現,三個「族群科學」實驗教學方向的路徑,都是以「課堂模式」來操作,在課堂形式下最容易被忽略的結構性問題—權力政治的框架—也就是最大的問題。
和李維史陀討厭旅行、痛恨探險家一樣,我不喜歡「以OO為例」的副標題,但我們都還是破了例。他為了做研究,我則是侯孝賢的電影還看得不夠多,只能以他1987年的作品《尼羅河女兒》為例,談談在片中不經意現身但饒富趣味的技術物
船是人類在海上交通的載具,考量安全首要就是要保有浮力,也就是浮力大於船的總重量。但在船舶實際航行及運作上,有各式各樣的需求影響細部設計,進而影響船在海上的操縱及實際動作。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日,船舶海上安全仍是一個需要關注的議題。在海上如何保命?山海姬教你:首先把貨物綁好,門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