荖葉的愛與和平

文/張育銓

各位讀者,如果你的年紀夠大,或者你是老歌的愛好者。別騙了,也別隱藏,在這個網站裡生產文字的人,應該是前者居多。Scott McKenzie所演唱的San Francisco絕對是朗朗上口的經典。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You’re gonna meet some gentle people there.(如果你要前往舊金山,記得戴幾朵花在頭髮上。如果你要前往舊金山,你會遇見許多友善的人)。這是美國60年代嬉皮運動中,以花卉做為愛與和平的象徵。這首歌曲具有多元並呈與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的意思。至於,If you’re going to Taitung.(如果你要前往台東、你若來台東)可能跨世代地都想到沈文程作詞作曲兼演唱的來去台東。你若來台東,請你斟酌看。來台東看啥,鳳梨、釋迦、柴魚、洛神花、紅茶。然而,佔台東農作物收益第一位,從業人口最多的荖葉,直接在歌曲中被忽略。其實,沈文程的老家達魯瑪克部落附近就是台東荖葉的大本營,他的很多親戚從事荖葉相關產業。

相對於美國的嬉皮運動,60年代是台灣經濟奇蹟衝出海外漂亮訂單的美好時光,許多前往海外拜訪客戶跑訂單的中小企業老闆身上,伴隨他們在異鄉提神並補充勇氣的是偷偷夾帶過海關的檳榔與荖葉。當時台灣沒日沒夜拼命蓋大樓、開闢港口、鋪設高速公路的人,也是靠著檳榔與荖葉的支持與陪伴,繳出台灣經濟的輝煌期。但是,曾幾何時,檳榔與荖葉成為知識份子避之唯恐不及、成為社會階層判定、成為叛逆不聽管教、成為公衛大敵、成為醫護人員眼中的萬惡罪首(為了大家好,我有每天努力消滅他們)。

既然是萬惡罪首,就來回顧一下檳榔與荖葉成為如此邪惡的發展歷程。依據目前資料顯示,荖葉可能是在大航海時代被帶入台灣,當時在空間極為有限的船艙中,荖葉、荖花、檳榔、石灰、菸草等,都是以醫療用品的身份可以在船上佔有一席之地(詳見張育銓 2019 大航海時代的荖葉,台中文山社大校刊 14:28-31)。先是在南部尤其台南丘陵地一帶栽種,目前仍留下許多可以探尋得到的各種資料。隨著人口往北移動,荖葉的種植也隨著北遷,因為種植環境需要陽光與潮濕,在彰化永靖成為荖葉北移的停駐點。日治時期在彰化縣永靖鄉大規模種植,甚至由日本人出面籌組會社與荖葉交易市場。交易所抽的稅金足以支持後來戰時永靖和員林農地轉作軍糧的補償金,可見在日治時期,人們對於荖葉的喜愛是很直接的大膽。當時全台灣第一個荖葉市場就設在永靖第二熱鬧的永安街(俗稱後街)果菜市場旁邊,一個籃球場大小的水池,做為等待交易時,荖葉泡水保持水分的地方。後來為了因應越來越大的交易量,果菜市場和荖葉市場搬遷到開明路擴大營業,更方便來自全台各地的十多台大卡車可以停靠運貨。原有的荖葉市場公有土地進行標售,其中一部份就成為我的老家,這是我和荖葉建立感情的最開始,雖然這些跟本文的關連不大。

溫室荖葉園- Shuling - 數位島嶼土地酸化、人口外移、農地興蓋地下工廠、工資上漲等因素,在不斷使用農藥來搾取土地的活力以及工業化進入鄉間農地後,荖葉的發展遇到困境。從終戰後,陸續有永靖人前來台東從事木頭產業以及建築業,對於台東土地性質與農地狀況有很好的認識,因此,荖葉在1970年代隨著永靖人大量轉移到台東。在土質與氣候的自然環境下,歷經田間管理的改良,透過不同的棚架拉法,有機肥的調製與使用,勤奮的台東葉子妹(從事荖葉產業的姊姊妹妹),生產出來的荖葉含較多精油、香氣芬芳、葉片纖維厚有嚼勁、較耐貯存,品質為全台最佳。近年來,為降低自然災害,興起溫室種植,因投資成本高,再加上產農大多租地種植,仍以網室種植為主。種植分布在台東市、太麻里鄉與卑南鄉,涵蓋卑南溪、太平溪、利嘉溪、知本溪沖積扇1/4以上的農地與部分建地(參見 張育銓 2021  荖葉不只是土食材。青芽兒 98:52-55。)。

台東每年歷經颱風、焚風、豪雨、高溫、寒流等氣候影響,絕大部分的農業資材來自西部,再加上荖葉銷往西部(台北、台中、高雄三個集貨場)的運費,在多種不利的外在條件與成本負擔下,台東的荖葉種植面積與產量都佔全台最多,在2016年尼伯特颱風之前,都維持在85%以上。歷經政府鼓勵轉作仍佔全台種植面積與收穫量都佔75%以上,台東仍然掌握台灣荖葉價格的制價基準。

荖葉產業鏈牽涉的產業相當多樣,從荖葉園使用的資材可以看出大致輪廓,包括:黑網、塑膠支架、水泥柱、鐵絲、束帶、噴水軟管、灑水系統、大型塑膠袋、飼料袋、雜草抑制蓆、荖葉籠、塑膠繩、竹籤、根系固定夾、農藥、農藥調製桶、肥料、肥料調製桶、噴藥機、PVC水管、改裝落藤小車、斗笠、防曬面紗、袖套、乾稻草等,這些資材類型讓台東產生不少五金行、塑膠行、資材行、農藥行、農機行、百貨行、服飾店,再加上運輸業、外送便當與飲料的餐飲店、黑網入口鋁門或木門的回收業,這些行業之間也形成多元相互支援的系統。在尼伯特颱風期間,荖葉產業鏈產生一波又一波的盤整,產生許多相互扶助的感人故事與出現許多令人傷心的惡性競爭。這些故事與競爭等我有空再寫出來讓大家掉眼淚和握拳氣憤。

荖葉的田間管理屬於勞力密集型,涉及大量多元的人力投注,除了產農的家庭成員外,還包括兩種僱工:第一種是專業僱工,包括採葉工與落藤工。採葉工是跟隨產農的固定工作班底,大多招募荖葉園附近的中年婦女組成。落藤工只在每年落藤期,以工班方式排定工作表到不同的荖葉園。第二種為兼業僱工,主要在自己住家或附近排葉站處理產農送來的荖葉,進行浸泡、清洗、分級、疊葉、裝籠等工作,人力以留在家中照顧孩子與長者的中年婦女居多。因為兼業僱工的技術門檻不高、勞動時間有限、勞動空間為家戶屋簷陰涼處,可以兼顧家庭生活並賺取額外津貼。因此,荖葉提供在地就業機會、家庭收入、家戶性別地位、兒童與老人長照等社會功能,是農村提供非正職工作與生活穩定的關鍵。

台東縣戶籍人口約有22萬人,包含很多到外地工作與就學屬在籍不在戶的人口,依縣政府統計勞動人口約有11萬人,透過產業公會、產農、行口、農業資材、耕作面積所需勞力等估計,荖葉產業鏈就業人口約2萬人。因此,在台東每6個就業人口就有1位從事荖葉相關行業。因此,荖葉是台東產值最高、從業人口最多的職業類別,對台東政治(縣長、補選縣長、議員、角頭)、經濟(龐大現金流的地下經濟)、社會(配合勞動時間的長照與幼教)與文化(配合不同族群的傳統祭典安排生產分工)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這麼多括號的意思是請等我的下一本書啦,打一下第一本書:張育銓、江郁喬、陳盈儒、黃郁晴、吳欣儒、施峻翔、葉貞祐2020 告別檳榔、擁抱荖葉:你所不知道的荖葉。台東:張育銓自費出版)。

基於台東是荖葉最大產地、從業人口做多、產值最高、最明顯的產業地景,也是最具特色的在地文化,所以,偷偷修改兩首經典歌曲的詞。下次來台東可以高唱;If you’re going to Taitung holiday. Be sure to bite some betel nut in your mouth. If you’re going to Taitung holiday. You’re gonna meet some betel girl there.(如果你要前往台東度假,記得嚼些荖葉檳榔在嘴裡。如果你要前往台東度假,你會遇見許多葉子妹),當然也可以唱;你若來台東,請你斟酌看,荖葉檳榔來一粒,包你心快活。

 

涵多路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