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醫療與社會》32期
編輯室報告
張國暉、洪廣冀
自2021年起本刊編委會新舊交接。感謝過去兩年來主編陳信行、副主編曾凡慈及許宏彬的主持,還有編委黃俊夫、黃俊儒、嚴如玉、張國暉的參與。此外,編輯室也仰賴編輯曾福全、Joel Stocker、吳美鈴、莊庭瑜、崔雅婷的投入,以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臺灣科技與社會學會挹注的資源,使本刊第28至31期順利出刊,本(32)期出刊亦有賴上屆編委會貢獻。當然,本刊最關鍵的支持,還是來自諸位投稿人、審查人及讀者們。本屆編委會及編輯成員如版權頁所示,我們將盡努力服務,傳承本刊過去奠下越來越堅實的基礎,盼業務蒸蒸日上。
綜觀本期所刊四篇一般論文及一篇書評可說相當經典的跨領域組合,分別從社會學、歷史學及哲學的角度探討科技及科學。當施麗雯透過行動者網絡理論,爭論源自墨西哥的助產技藝rebozo如何引進丹麥,還有使之在地化及衍生創新特質時,賴品妤則細膩爬梳了1960年代後自閉症知識如何在臺灣受到醫界、媒體、教育官方等的討論、爭辯及逐漸發展本地做法。這兩篇都共同探索了醫療技藝及知識的在地形塑,而這樣的形塑不只是單向地從科技到社會,也有充滿著從社會到科技的改變。
本期另兩篇一般論文則都是哲學探討。洪靖分析行為嚮導技術的內涵,肯認其與自由自主的正向作用,相當不同於過去科學與民主之間的緊張關係討論,他的論文也兼論了未來STS有哪些議題可銜接這種科技哲學的發展方向。不同於常見的哲學論文發問及研究方法,李一平與楊倍昌在蒐集與分析了實證資料後,指出科學溝通的落差何在,還有縮小落差可行策略有何。這兩篇論文都貼近日常生活面臨的哲學議題,相當具實務上的啟發性。最後的一篇書評,則是有關科學的論述分析,這個途徑在過去雖已見相關研究,但應用在數據科學及女性主義上則相當新穎,也有強烈現實意義,余貞誼簡明且深入地介紹了原著爭論並予評析。
最後,編委會謹向讀者們報告,為再廣納稿源,我們已將本刊接受投稿稿件的字數略為提高,各類別明確字數敬請參考本期最後的稿約。另外,就稿件格式及體例部分,我們也將酌做補充及修訂,以期更為準確,幫助同行及讀者。我們也竭誠歡迎同好多予本屆編委會建議,讓我們產出更優質的服務。
張國暉、洪廣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