匱乏模型與補習

2016年7月我飛到義大利米蘭參加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三年一次的大會,會中穿梭在大學博物館委員會UMAC和科技博物館委員會CIMUSET間,忙得不可開交,有點昏頭。有天晚宴在達文西國立科技博物館舉行時,都搞不清楚自己身旁坐的是大學博物館的成員,還是科技博物館的成員。這桌大家都不熟,在鄰座做科學傳播的俄羅斯美女教授協助下,我終於聽懂日語腔調較重的兩位日本老教授的專長。在他們逐一拿出隸屬專業系所的名片、大學博物館館員的名片,和最後地方STS學會理事的名片,我則拿出博物館、系所二合一的名片交換後,正陷入名片到底是多職合一好,還是各自獨立好的思考時,猛然被問到是否聽過deficit model。又是在俄羅斯教授協助下聽懂了,喔喔喔,當然。就這樣台、俄、日三國學者開始了大家都很興趣討論的科普「匱乏模型」的討論。破冰成功。
STS討論科學普及時,一類觀注的焦點在於社會大眾對於科學與技術的認知、評價、態度。最早的概念是要普及(popularize)科學知識給社會大眾,以提升科學知識、科技內涵的了解,或概括地說,是提升科學素養。因此最早出現的這類文類,常被稱為「大眾科學」(popular science),甚至美國就有本雜誌就叫Popular Science,創刊於1872年,已經快一百五十週年了;還有一本雜誌內容更偏重技術與工業產品,叫Popular Mechanics,也是早在1902年創刊。這兩者也反映了美國現代化過程中科學與工業發展在社會面的關係。

科學普及(popularizing science)這背後的假設是大眾需要科學啟蒙,大眾缺乏足夠的科學知識,而且是從科學知識菁英的觀點俯視。後來科普的發展發現這樣的假設、觀點、實踐(例如多多撰寫科普文、傳播科普知識等)雖然有一定成效,但可能效率過低、目標不明確(要提升到哪個程度、如何測量)、或未能達成原來的目的(沒有顯著可觀察得到的正向改變)。因此在附言,喔不,是科學普及(popular science, PS)之後,又逐漸發展出膿,喔不,是「公眾對科學的理解」(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PUS)、爪子,喔不,是「公眾對科學的覺察」(Public awareness of science, PAwS)或更晚近的害蟲,喔不,是「公眾對科技的參與」(public engagement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ST)等等概念,甚至我覺得背後其實偷藏了一個巨大又不好明說的陰謀議題(hidden agenda),就是尿尿,喔不,是「公眾對科技必然的支持」(public inevitable support for science, PISS)。此乃後話,暫且安在一旁。最早的概念則被稱為「匱乏模型」(deficit model)。

但是觀察上述各階段不同地說法,由大眾化、理解、覺察、參與、支持,所以搞到最後,各類科普活動的熱心倡議者,會不會就是三類人:(1)天真熱情的科學家傳教士急於把自認為的好東西分享給大家、(2)高高在上的知識份子與官僚迫切地想來扮演救世主拯救眾生、(3)貪得無厭的科技研究者汲汲營營地爭取經費支持他們研究需要的昂貴儀器設備?

回到最初的匱乏模型來看,誠然是科普一種素樸簡單的訴求與進路。但如果是想要提升大眾的科學素養,這個匱乏勢必要有個合理的比較基準,才可說大眾(或是任何被科普的對象)的科學素養是匱乏的。那這個比較基準是什麼?由誰、如何認定?我們不會把連話都不會說的嬰兒列為科普對象,還在學說話寫字的幼兒大概也不是吧?Are you sure? 不是有些急切的父母在幼兒教材中就開始想要找科學教育的內容是否融入生活教育、認識符號之中?那如果我們帶學齡前幼稚園時期的幼兒做一些科學實驗遊戲、觀察自然的活動與技巧、講解簡單的科學原理等等,算是科學普及嗎?還是一般的科學教育而已?那對象如果是小學低年級呢?高年級呢?國中生呢?教室外、學校正規課程外的科學教育算是科普嗎?還是僅僅是制式教育的非講授形式,或非制式教育而已。顯然,我們必須思考區分科學教育與科普的界線何在。

學生,也就是全職在各級學校中學習的人,若還需要學習科技的科目,就表示他們被認為欠缺足夠的科技素養(知識、技能、情意),是不應有且未有的,本來就是匱乏的,那麼這階段的任何科技素養的學習應該視為她們正常科技學習的一部分,而非額外需要補充應有而未有的匱乏之處。但如果對象是工作中的成人,那麼似乎就是傳統想像中過去科技學習不足以應付後來社會與科技變遷,因而就會有某種由某些人認定的應有而未有的科學素養,此時便可以使用匱乏模型來描述、稱呼、討論。

再往實踐層面來看,如果科普活動的對象是上述在學中的學生,那麼還能使用匱乏模型嗎?那這些活動對他們應該是非制式科技教育的一部分而已,還是額外需要補充的學習?額外需要補充的學習不就是「補習」?以前成人回學校再學習就是稱為補習學校,簡稱「補校」,常以夜間部形式存在,現在叫在職專班。而傳統上學生為了對付升學考試,在正規學校教育時間與方式以外的學習活動,稱為「補習」。那麼在學學生的科普學習和去補習班的補習,這兩者一樣嗎?如果不同,是因目的而不同嗎?但聽個科普演講或參加科普營隊,對申請入學管道而言,就可以跟升學完全無關嗎?還是因為形式、時間、內容?那就更難區分了。由於民間科學類補習班越來越多元,現在教機器人、教實驗、教觀察自然的都有,似乎也有助於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但為何他們就要被稱為補習班,而不是營利式的科普教學者?那還是從營利或非營利的目的來區分嗎?營利的稱為補習,非營利的傳教稱為科普?若是非營利的基金會辦收報名費、材料費的科普活動,結果經費有剩餘,那要算哪一類?

其實我的建議是,既然對學生而言,科普與補習難以區分,凡是對象是學生的學習活動就不要稱為科普了,學生階段所有的學習都是正式學習科技的一部分,無論是自主的、課程安排的、個別指導的、付費或免費的……,不用管這些性質差異了。科普的對象只有一種,就是「非學生」

 

涵多路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