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承認了,如果要去英語系國家念書,考托福、雅思、GRE各種語言測驗你都覺得天經地義。分數不夠高,人家不要,你也沒話說。畢竟這是規定,而且我們是要到別人家裡念書,對方如此要求並不過分,你說。
台灣因為地理位置以及國際情勢,我們的外語環境並不友善。我們的鄰居人口眾多,但主要語言與我們相同。不像歐洲,許多家庭的爸爸可能來自德國,媽媽是義大利人,一家人住在英國,小孩讀有拉丁文教學的中學,從小一起打鬧的同學可能來自土耳其,所以多語言環境對他們來說甚至是日常。但是在台灣,這樣的多語言一點兒都不正常。華語非常強勢,當然也就非常方便。但是就因為如此,我們或許更需要面對語言的問題。我不是對雙語或多語國家的政策有什麼想法,而只是想說說研究所的語言門檻,特別是我比較熟悉的
A
人文類系所。當然,各種外文系可以先排除。研究所的外語門檻究竟要多高?以歷史系來說,我認為最起碼,最起碼的要求就是要能閱讀英語文獻 (大部分人的第一外國語)。如果門檻真的可以設定在這樣的起碼標準,那麼讓學生考各種的英語檢定考試,或是上各大專院校所開設,有點替代語言檢定味道的史學英文課程,真的能有效促進研究生閱讀學術文獻的能力嗎?
B
如果,如果,如果,大家真的能接受閱讀文獻能力這樣的基本門檻的話,那麼我們是否有可能改革目前歷史系所的史學英文課程呢?你覺得有機會嗎?假設,史學英文的課程是三學分,除了每週上一次課之外,課還可以怎麼上呢?
C
我們是否能把一學年的課打散到學生的求學生涯中?譬如,如果一學年有36週,那麼取整數30好了。是否可規定學生要閱讀30篇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文章。學生可以按自己進度繳交閱讀筆記、摘要或者口試。只要學生畢業以前完成任務,就算過了門檻。操作方式就如同現時很流行的集章換學分。
D
以這種方式要求英文閱讀能力有幾個好處。首先,學生不會有修課衝堂問題,因為這樣操作,時間進度完全可以由學生掌控。其次,語言能力這種東西,還是得靠長期接觸,分散閱讀或許更有機會讓學生不容易迴避。甚至,若更積極規劃,每位學生都還可以與系上討論,擬定專屬自己的客製化閱讀書單。讓史學英文課,真的變成史學文獻閱讀課,而不是單純的英語課。
E
當然,這樣安排還有個附加的好處,那就是不需要有一位專任老師特別來開設語言課程,只要主任掛名即可。如此立刻可以釋放出這位老師的教學能量,系上每學期還會多出一門專業課程。如果,系所有意更嚴謹輔導甚至規範研究生的畢業流程。那麼也可以討論讓語言變成進階門檻,類似某種的資格能力考。這樣,語言門檻沒過就無法提交正式的論文proposal之類。
Z?
總之,無論門檻如何,系所開不開課,人文類的研究所,語言就是重要工具之一。而英語是目前世界所接受的共同語言,真的想逃也逃不掉。別忘了,或許不那麼遠的一天,程式語言也會享有如此地位。那時候,人文系所的研究生與老師們也都得勇敢面對挑戰。所以,一直迴避語言門檻,我想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然你告訴我,歷史上有哪些例子是不斷迴避,最終卻幸運享有幸福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