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身體動一動

文/陳恒安

記得以前曾有歐洲朋友問我說,你們在台灣,究竟什麼時候去看西醫,什麼時候去看中醫?我說,這實在不好回答。但對於同時在這兩套身體宇宙觀長大的我們來說,每個人似乎都有一套神奇的自動切換模式。譬如,我們應該沒有人會到西醫診所去找醫師「調理身體」,但找中醫卻理所當然。又譬如,我們若在球場上扭傷,直接找國術館或中醫骨科「喬一喬」,再貼個膏藥或草藥也屬正常。不過,要是懷疑是否有骨裂甚至骨折,那大多數人卻都會跑西醫骨科或直接到急診室了。總之,我們自有一套模糊的自我照護與檢傷分類「文化/原則」,自如地運用這兩套身體觀所發展出的醫療照護方式。

2021年5月,台灣covid-19疫情轉趨嚴峻,升級三級防疫警戒。上班的人輪流WFH,各級學生則全面網路上課。長期就著大小螢幕工作,又沒辦法到處趴趴走活動筋骨,才沒幾天,原本交換網路授課技巧的社群,就已經有人開始詢問起哪裡可以買到保護腰部脊椎的椅子了。沒想到,以前上課久站腳痛,現在好不容易坐著,沒多久就換來肩頸腰酸一次痛。

怎麼這麼容易感覺人懶懶,筋骨碇硞硞呢?處於中西這兩種身體觀並存的台灣,我們究竟能怎麼做呢?睡大覺?貼撒隆巴斯?還是跳有氧one more, two more?其實網路上有非常多的影音教材,教拉筋、體操、瑜珈、太極 ……。不過,就我觀察,許多教材對有經驗的朋友來說是有參考價值的,但對初學者來說,隨便跟著影片練習似乎有點風險。至於為什麼我會想到這些問題,是因為朋友問我這裡痠那裡痛可以做什麼運動?而朋友之所以問,主要是前陣子因緣際通過筆試與術科考試,獲取一張傳統武術類的教練證書,一張花費時間最久,累積超過10年以上的證書。

其實朋友問很久了,但不太敢給什麼建議。畢竟教人家運動,跟自己運動實在是兩件事。自己練習所獲得的是一種「體驗知識」(embodied knowledge),與同期師兄弟姊妺練習時不難對此心領神會,但教學卻得將此經驗透過肢體表現與語言說明讓對方掌握,很難!難怪考術科時,協會規定除了必須正確演示指定套路之外,還得加考說明各套路學習要點的能力。譬如,我們得比劃並說明行拳之中重心如何配置、肢體結構如何擺放、呼吸怎麼配合、力量怎麼蓄放,甚至招式如何使用等等。體驗知識與外顯知識之間的對應,的確是身體技術傳承的難題之一。

雖然如此,朋友還是希望提供建議。只是在這種疫情嚴峻,又無法近身微調動作的時期,如果一定要推薦一種容易入門,又不易出偏的功法,那我就會推薦甩手。因為,無論只是想放鬆養生,或者想築基深造,讓自己感受到身底的鬆而不垮,肯定是不錯的選擇。其實,甩手這個動作,過去學校裡教的國民健康操裡也有。記不記得「下肢運動」?當我們身體往下蹲的時候,手也是要跟著甩的。只不過,這裡介紹的甩手是在中醫,或者是強調氣血循環的武術語境中的做法。不過即使如此,對初學者來說,甩手之後有什麼氣感,甚至什麼是氣,什麼又是無火的炁之類的問題,可以先不用操心。而且這學問實在太大,在此沒有能力妥善回答。若是真的對氣血視角理解相關議題,除了各種中醫或道學書籍,或許可以參考湛若水《氣的原理》、王唯工《氣的樂章》系列,或者是前台大校長李嗣岑的《科學氣功》研究。其實,東方的炁與氣 (在氣功學裡這是不同的,在這裡就不多引經據典了) 是否能轉換為西方科學的生物能概念,還有待各方研究。對了,若想了解中西身體,請務必不要錯過經典著作,即栗山茂久所撰寫的《身體的語言》。

甩手功》甩掉癌症和百病,還有肥肉!外科醫師都用上了!神奇啊!居然只要這個簡單的動作,不學太可惜了! | Love分享

說半天,我們還是先不用管什麼理論,試著放鬆動一動吧!在疫情緊張的時候,為自己求得幾分鐘的舒適與平靜。底下找了個門檻不高的文字說明。雖然網頁連結中已有解釋動作步驟,但還是有些自身經驗分享:

1. 真的別想那麼多,初學身體硬梆梆,甩就是。
2. 別用力,放鬆,這很難,但就盡量吧,跟自己比,越來越鬆就行。對了,鬆不是垮,還是必須維持住身體架構,所以不是站得歪七扭八。
3. 先別去管呼吸,什麼胸式腹式,什麼順式逆式,有緣再說,開始一切自然就好。
4. 連結中的文章建議甩手20分鐘。其實什麼運動20分鐘做下來都很不錯。以甩手來說,若舒服就多甩點。不舒服,可以休息停下來。但是,即使分段休息,也盡量能夠有些總量管制,總之一天加起來最好有點運動量。
5. 即使甩手,也有各門各派。我推薦的是放鬆派,不一定甩幾次之後蹲一下。如果讀者習慣,那也沒有不好。最主要的原則都在前四點。

6. 其實關鍵是靜不下來,那,好吧,雖然並不特別推薦,但就看電視吧,不然網路上課時鏡頭沒開,也是可以邊聽課邊甩,有動就是比沒動好。

總之,疫情中能在家工作學習,已經是無比幸福之事。所以,有機會站起來動一動,照顧好自己,也算是主動防疫的一環。若是還能利用這20分鐘找到心靈的平靜,那更是焦躁日常的難得收穫。
鷓鴣菜的永恆安安

涵多路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