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四公投為何投不同意

文/邱花妹

12月18日公投日將至,核四啟封、反萊豬、公投綁大選、三接遷離大潭四大公投案吵得沸沸揚揚。其中,核四爭議更已困擾台灣超過40年。2018年的公投結果使立法院立即廢止了電業法的非核家園條款。而這一次,公投是「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

該「同意」還是「不同意」呢?公投是直接民主的機制,要求公民就重大公共政策進行民主思辨從而作出選擇,我們可以努力:避免在資訊不充分或錯假訊息上做判斷,釐清公投標的涉及的多重價值並從中梳理出自己的價值選擇。

掌握基本資訊

不過,不論是2018年或今年,我在課堂或演講場合中常發現,即便是核能或核四如此受到高度關注的議題,不少同學或民眾並未掌握關鍵的基本資訊。舉例而言,我最近在一個公開的場合詢問聽眾核電在台灣發電量的佔比究竟多少?回答30、40、50、60、70、80%都有,甚至有人的答案是90%,這使得他們認為台灣不能沒核電。

實情是什麼呢?我提供RQ Code,帶聽眾進入台電網頁點選「即時電力資訊」下的「各機組發電量」,很多人驚訝發現,原來核電佔台灣目前的總發電僅約11%(如下圖)。是的,由於核一廠一二號機已分別在2018年、2019年底除役,而原定今年底除役的核二廠一號機,也因為廠內的核燃料棒冷卻池爆滿而必須自行提早停機,因此,目前台灣僅有核二廠二號機、核三廠一號機與二號機在運轉。

2021-12-12 下午17:20核電佔比為11.209% (https://www.taipower.com.tw/tc/page.aspx?mid=206&cid=406&cchk=b6134cc6-838c-4bb9-b77a-0b0094afd49d,取用日期:2021/12/12)

從中選會公投公報與電視說明會掌握資訊

辨識與判讀資訊實在很重要,回到今年的公投標的「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我們需要資訊判斷「核四啟封商轉發電」的可行性,中選會的公投公報與電視說明會就是關鍵的資訊來源。

來看公投公報。提案方在理由書中稱核四「已蓋好」、「2014,核四通過系統試運轉測試」、「二年內可以放燃料發電、三年內做完熱測試就可以商轉」;但對比反方,也就是行政院的意見書,核四顯然問題重重,二號機未完工,一號機尚未通過原子能委員會安全試運轉測試,真要能重啟估計至少需N+6-7 年。而在後來電視辯論會中,正方改口核四再追加500億5年可完工;而反對方除了原子能委員會提出至少還需要10年1000億,另有環團與學者推估至少需15年,主因是核四建廠執照已於2020年12月31日過期,若公投決定重啟,核四需先完成2年的初期安全分析報告,接著依照2013年經濟部的地質會議審查結論要求,進行估計至少5年的地質調查,接著花3年做二階環評,再進入後期施工、耐震補強、試運轉測試等,加總約需15年(如下圖)。

正方雙方,那邊的資訊可以信賴?公投提案方強調「只要有決心」核四三年可以商轉,核廢料被定位為「假問題」,而核四廠下方有S斷層及外海活動斷層通過也不是問題。但這些宣稱由誰掛保證?一位發起本案的一般市民?一位當年封存核四的前總統?

從爭議脈絡掌握資訊

先回到核四遭封存的脈絡中理解核四。還記得2011年311日本福島核災後的台灣嗎?2011到2014年間,我們見證了台灣社會在福島核災後,如何反思並戒慎恐懼地面對核電安全、地質條件與核災風險、核廢處理難題;民眾從環團與核四監督委員會委員的揭露、監察院報告、媒體的挖掘與報導,釐清核四竟是座台電自行變更設計、統包變分包,一邊設計、一邊採購、一邊施工,屢遭監察院糾舉、原子能委員會開罰,而遲遲無法完工的拼裝車;當已耗費近2900億仍無法完工的核四廠在2013年又提出追加超過500億的預算,民眾對核四錢坑發出怒吼,全台22萬人上街反核四。2014年4月,林義雄先生展開為期九天的禁食,反核遍地開花,連國民黨的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台北市長郝龍斌都基於核安而無法支持核四續建,高達七成的反核民意使馬英九政府最後選擇宣布核四一號機封存、二號機停建。

時光穿梭從2014年來到今天,一座歷時15年未完工的核電廠,會在封存變安全嗎?事實上,核四廠續建的難度已遠高於7年前,建廠執照過程、燃料棒已運出、原承攬團隊解散、設備難更新、還有福島核災後須大幅強化安全等等。由於核能電廠系統複雜、風險很高,清華大學呂忠津教授近日指出:「核四已積重難返,已安裝的部分設備無法矯正修復;部分設備雖然可修復,但測試時機已過,無法重測,難以確認安全。」

不只是工程技術,還要評估經濟效益

「核四啟封商轉發電」真的可行嗎?技術工程面顯然困難重重,這伴隨的會是難以評估的經濟與時間成本。若依原能會的估計,核四續建至少要再花上10年1000億,重點是,它在電力的貢獻上也只有個位數。根據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戴興盛教授針對2050淨零情境下總能源需求的推估(2050當年能源需求降為2020年之83%),核四僅能提供5%的電力,因此在減緩空污、能源轉型、淨零排放上所能發揮的貢獻極少。從經濟理性計算,重啟核四的投資真的值得嗎?

此外,提案方在電視說明會反覆強調「核四啟封是安全核廢與殺人空污的對決」,實情是,要減緩空污,還要搞上10、15年的核四根本緩不濟急,莊秉潔教授分析:核四無助對目前的減煤時程,他提供的空污排放數據顯示,新燃氣電廠的排放量僅為傳統燃煤電廠的151分之一(SO2)至10分之一(NOx),PM2.5為72分之1,且無重金屬排放。事實是,減緩空污需要多管齊下,除電力業外,也需處理交通源及工業源,而工業源的改善,主要是靠鍋爐以燃氣取代燃煤,核電無法協助工廠生產減少空污。

從核電本質,正視核災風險

核安成虞、核災風險可能攀升。若核四有機會發電,整個社會也須生活在核災風險之中。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莊秉潔教授以福島核災的規模與條件模擬推估核四發生核災的衝擊,推估北北基、宜蘭、新竹、桃園等北部縣市需要永久撤離的土地將高達15%-51%不等,全台平均11%的土地需永久撤離。這絕對是台灣難以承受的災難。

台灣核一二四廠集中在雙北,首都圈人口密度遠高於日本福島,日本經濟研究中心評估,福島核災災損估計高達20兆台幣,若核災發生在北台灣,將直接影響台灣至少三分之一的GDP(約每年7兆台幣以上),這還不包括無法難以估計的復原成本。

核四公投提案方曾說:「如果發生超級大地震,可能台北市全滅,但核四廠會是屹立到最後的那一個。」中山大學物理系郭建成副教授近日出面闢謠提醒國人:「核電利用具放射性元素連鎖核分裂反應產生高熱來發電,本質上是無法人為中止反應的,直到所有放射性元素反應完才會停止。」是以,「一旦核反應開始,即使核電場主體建築在嚴重的複合性災難中未倒塌,但如其他維護系統已無法運作,核反應仍然會持續產生高熱,導致系統性毀滅,這就是十年前福島核電廠的血淋淋經驗:核電場主體並沒有在地震以及緊接著的大海嘯中有絲毫損傷,但是供應冷卻池的緊急電源無法運作,致使持續高熱造成最後難以挽救的災難」,他提醒:「即便台灣發生七級地震後核四沒有倒,但事實上核四只要失去外部系統支持,核四就會處於失控的狀態」。

萬年核廢難題,環境與世代的不正義

從核電廠的生命週期來看,核廢恐怕也不會是提案方宣稱的「假問題」。提案方曾發表:「如果一個人一生中只用核電,我們所製造的核廢料,大概就是一個養樂多。」大談核廢安全。實情是,核電廠一旦插入核燃料棒、啟動核子反應,就得處理難解的核廢料。

從生命週期來看,核四廠自1999年動工至今已耗了22年,再花15年蓋好,也不過只有40年的使用壽命,之後除役至少要再花25年,後續仍須設法將核廢料移出至永久儲存廠,以10萬年的時間尺度守護它,確保輻射不外洩。以核一二三廠的經驗來看,核廢處置成本持續攀升,核後端基金目前有3878億,官方估計需4729億,民間推估未來總費用可能高達7160億元。而台灣至今沒有縣市願意接受核廢料最終處置場的事實,使最終處置場跨不出地質探勘的第一步。在核廢料沒有找到解方前繼續使用核電,把問題丟到未來,違背世代正義,讓核廢料落腳原住民部落或弱勢社區更是製造環境不正義。台灣社會真的準備好生產更多需要守護十萬年的核廢料嗎?

重啟核四,方方面面的不可行

在核四重啟的公投中,我們不時看到誤導民眾的資訊,或者宣稱科學卻似是而非的話術。這是為什麼我與來自清華、中山、中興、東華、政大等跨科系學者近日聯合召開記者會,駁斥諸多錯誤資訊與論點,我們也從各自專業領域提出核四重啟在「工程技術」、「忽視核安」、「核廢難解」、「解決空污」、「承擔核災」、「經濟效益」、「五年發電」、「違反正義」的八大不可行。

最後說個小故事:2018年公投前夕,我在一堂坐滿跨科系同學的課堂上做簡單調查:「如果你們未來全數要進入電力/能源產業工作,請問你想選擇進入那個產業?」燃煤電廠?沒人舉,核電?2人,再生能源?滿滿的手!當我們決定要發展什麼能源,就決定了我們的稅金、繳交的電費、銀行的融資與貸款將流向何處,這也同時將決定我們會創造那些工作。同學們是對的,能源轉型伴隨的再生能源發展、電網升級、節能事業、儲能等等,有機會創造更多形形色色的綠色工作,遠非核工業可以提供,而台積電等企業加入的RE100要用的是再生能源也不是核電。選擇核四重啟,將對能源轉型、相關政策與資源投入、乃至綠色工作的創造帶來排擠作用,這會是台灣社會或青年世代想要的嗎?

科技無法自外於社會,理解工程技術的極限與潛在的系統風險、評估經濟損益、科技風險與社會接受度,乃至從核電廠與核廢處置等問題中反思、正視核能使用製造的環境與世代不正義,我相信我們可以在正確資訊與多重價值理性交織的權衡中,該做出更負責任、更符合自身以及社會整體利益的選擇。

涵多路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