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談一部猩猩電影如何把人類的智能與秉性諷刺到絕望的地步。

當你從不帶大腦的視聽享受中回過神時,可能已被觸發某些哲學思考。所以我始終覺得娛樂取向的作品未必膚淺,深沉的藝術片固然對文化很重要,看似表淺的感官刺激,卻可能在更廣闊的受眾範圍激起省思。
當猩猩大軍硬闖製藥公司,釋放實驗室中的同類;當凱撒站在舊金山電車車頂,率軍駛向金門大橋,這幾幕帥得我激動萬分。我突然明白自己並非沒有英雄夢,只是我嚮往的英雄路不是人類走的,是受壓迫之物種反撲萬惡(對,我就是要用這個詞)人類的征途。
金門大橋海霧中的決戰,凱撒及時阻止部屬擊殺騎警,隨即因戰友之死,而授意部屬將直昇機與掙扎求存的凶手掀入海中,這幾幕熱血與熱淚交織,呼應結局凱撒在紅木公園一個回頭,看見人類養父點頭示意,才一躍攀上參天大樹,一如小時候的默契──牠們本來不想跟人類敵對的,不想殺人,牠們只想回家!
我的熱血共鳴,再寫三千字也宣洩不完,說STS重點吧。由於電影的高超技巧,觀眾能隨著猩猩視角見證科幻元素要反諷的對象。對象是甚麼?是那種藥物所象徵的科技嗎?
持平而論,片中所謂科技根本「軟」得可以,只不過一管神奇病毒,注射也行、吸入也生效;製藥公司的設定也很弱,典型的短視近利反派。表面上,造成人類浩劫的是這項設定並不嚴謹的「科技」。當然,片尾彩蛋的病毒大擴散情節,在2020年回望,簡直驚心動魄,原因不用細說了吧。但倘若故事僅展現科技導致的災劫,對於看科幻看到麻木的觀眾,可怕程度也就有限。
我認為,最可怕的是人類的智能與本性。
猩猩的崛起是因為擁有了「準人類」的智能,凱撒成為領導者、猩猩掙脫牢籠、與警方決戰大獲全勝等等一系列令我心醉神迷的發展,全歸功於這種智能。可是,看似迎向光明的猩猩族群,日後即將墮入內部的分化鬥爭,亦正是因為發展出準人類的文明。
理想的腐化、夢幻聚落的崩解,可說是反烏托邦公式。某一意義上,這一「猩球」新系列的悲劇更接近反烏托邦的原始樣態,悲劇不需要一定與科技有關,甚至不需要與物質工具有關,角色所追求的理想文明形式與角色性格的本質衝突,恰正是悲劇的根源。
這故事裡追求理想的主體是猩猩而不是人類,被濫用的「工具」是智能,以及與之相關的準人類本性,而不是智能所打造的物質工具。也就是說,故事的反烏托邦悲劇以雙軸發展,一軸是表面上人類文明因科技研發的粗暴浮濫而絕滅;另一軸是暗線,諷喻猩猩文明的「人類化」導致牠們的理想國終於墮落成另一個人類世界。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