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歸東部的STS會議:與萬力共生!

文/李宜澤

(首圖:Photo by Eean Chen on Unsplash

COVID-19 疫情跟隨著我們已經快要三年,這當中許多生活規律被打亂,連帶學術活動的「常規」也受到影響。原來去年六月底就希望在花蓮的國立東華大學舉行 STS 年會,卻因為全國升上三級警戒而只好延期,最後被迫以線上方式進行;但選擇在東部辦會議卻只能線上進行的狀況,讓學會籌備單位覺得扼腕。於是今年挑戰 COVID-19,我們回到東華再辦一次會議,為了讓遠方的朋友來到花蓮的環境,實際體驗和感受特別的風土與山水。

回歸東部不只是因為會議的時空再現,同時更希望回應台灣 STS 研究社群對東部議題,地方研究,以及與原住民知識觀點對話的需要。一直以來,台灣的 STS 研究社群以西部的技術發展為主要討論內容,從電力,水利,交通運輸,農業轉型,工業發展,到醫療照顧等等層面,不論在歷史發展或者科技類型的轉變程序上,都可以找到以西部為主的背景脈絡。因為從後殖民與後進國家看待技術的發展過程,走向東亞區域的歷史比較路線,也作為早期 STS 在台灣研究的發展方向。當地方特有技術議題與脈絡從歷史發展路線的比較觀點走出來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到過去被當作單一主體的台灣,其實涵納了許多異質且多元的認識觀點與技術發展方式。

回歸東部地方的 STS 討論,就是為了回應這樣的異質空間與邊緣視角。本次大會的主題是「萬力共生:科技與社會的網絡連動與界線飄移」。我們特別在海報上面呈現了原住民與女力的意象,為的是突出這個從二戰時期開始的女性參與技術與社會生產的路線,同時也向原住民主體性致敬,提出從邊緣轉而成為主力的可能性。反轉性別主體的努力,從海報意象上就可以發現。今年年會提出關於「性別最前線」裡的交友空間,酷兒診所,原鄉婦女的空間正義與勞動,台灣在醫療與實作中的歷史觀點,以及照護中的物與物種等等。這些都回應了我們從女力與在地出發的邊緣力量,重新回到肯認萬物才能出力的萬力共生狀態!

本屆STS年會海報(圖片來源:台灣STS學會官網)

台灣東部的發展思維歷史與區域特殊議題,和西部有明顯差異。東部被認為是「好山好水」的後山,但是在發展模式上,東部其實也遭受許多現有發展模式的衝擊與拉扯。開發主義論述下被阻擋的操作,可能以另類模式披上新的外衣出現。思考科技政策以及環境倡議議題的交錯,同時要從歷史脈絡來做更深入細密的分析評論。因此今年的年會當中,資源與環境的反思仍然是重要主軸,我們可以看到關於風機技術物,太陽能社群,空污碳排,氣候談判,全球與在地的風險思考,化學毒物的治理與訴訟,以及技術發展共業背景的石化轉型與永續可能的討論, STS 的工程倫理,同時也配合「定位台灣基礎研究政策」的討論。這些多樣的技術場域和政策討論空間,為台灣一直以來從西部走向亞洲與全球的路線進行檢討反思,也同時反應在地議題累積下的不同定位與視角。

東部特殊的物產以及移民性格,以及東部的風味生產和運輸鏈,都可以看出產業技術特性;也可以重新面對,技術模型可能將治理思維包裹起來,而需要重新拆解以及反思批判的立場。今年年會裡有好幾篇論文與論壇,結合環境風土與技術物的觀點,例如「向山致敬」的走讀思維討論,現代性的味覺發展與食安,「微物複眼」的光合菌農業討論,海洋的物質性、基礎設施與治理權力,以及重新思考 60-80 年代台灣經濟模型的歷史爬梳。這些議題不見得都以東部為主要案例,不過當我們把歷史議題與地方發展並置思考時,就可以發現特殊技術性格的表現,以及讓我們在其中多所反思的空間。

回到「萬力共生」裡面的原住民角色。在東部的 STS 會議,特別需要針對原住民與 STS 的關係進行對話;除了是對於這片原有土地主人的致敬之外,更進一步是對於 STS 自身知識權力的反省,以及可能對原住民族群權益,原住民族生存空間以及歷史敘述賦予權力的直接機會。從「原住民與 STS 」的關係來觀察,我們提出反思原住民研究需求與 STS 的四種關係:包括:

  • STS 與傳統知識(主要是 TEK )之間的關係討論,著重在STS作為文化轉譯的效果與形式。
  • STS 與「基礎建設」之間的關係,著重在 STS 與當代原住民生活模式以及生存思維的觀點。
  • STS 研究與原住民權益之間的對比,討論科學與技術研究作為「權益論述」的場域。
  • STS 作為原住民知識「科學化」的模型,尤其關注「原住民知識體系」以及地方族群學(排灣學,阿美學等等)興起。

這些觀點都鼓勵 STS 社群與東部社區之間,發展深入長期的對話。在本次會議裡,疫情與社區照顧的醫療執行討論仍然有著力的重點,但更難得在於對話的對象都是原住民社區工作者或者是進行原民部落協力的研究者。包含了原鄉對疫情的防疫經驗,醫療與科學的歷史觀點,原住民族知識體系建構的反思,以及基因研究與原住民族群實施集體同意權的溝通行動討論等等。甚至在會議中的民族誌影展段落,也以原住民族的主題影像,作為本次的會議焦點。也許在東部的區域裡,許多原住民族群生活的傳統領域已經被海域治理以及山林管制所限制,但在這次會議當中,我們希望把這個傳統領域的空間找回來,還給原住民族可以討論與行動的空間,也因為這樣本次會議特別和部落大學合作,希望讓更多族人可以現場參與,直接對話。讓學術討論回歸到日常生命的互動裡。

最後,疫情的發展、AI 與數位世界、政策資訊與爭議等近年 STS 會議中曾出現的主題,仍然可以看到其在今年會議中的延續討論。我們也可以在這些主題裡面,找到與前兩年討論的對話或者新的取向;也可能發現過去覺得無比巨大的問題,逐漸轉變而進入了生活的「地方知識」脈絡。從這樣的變化,我們可以感受到 STS 從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的收斂與轉譯效果。從產業發展,地方議題,原住民 STS 等層面來思考東部議題與 STS 接軌,同時也反思過去西部對於「地方 STS 」的單一想像,或是以技術為地方社群代言的權力差距,正是本次大會特別希望達到的目標!

歡迎大家 9/17 與 9/18 兩天來到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和我們與萬物對話,思考萬力共生的方式,一起 Sa’icelen(出力)!

涵多路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