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令名
基隆捷運,或者應該以更廣泛且精確的角度來說,連結台北與基隆的軌道運輸系統,不僅是近年來關⼼軌道運輸群體熱烈關⼼的議題,更是牽涉到基隆、新北、台北三座城市的敏感政治神經。就技術與規劃層⾯來說,又牽涉到了台鐵、台北捷運以及基隆市區的軌道運輸系統多個不同的系統,也經歷了台鐵汐⽌段三軌化、基隆南港 Train-Tram 以及現在的中運量⽅案。似乎要打造基隆河河⾕中的軌道運輸系統不僅複雜,又似乎有無窮無盡的可能⽅案。但若仔細分析並討論這些⽅案,卻又發現這些⽅案是在重重限制與阻礙中被提案且規劃出來,並且⾯臨新的障礙,以至於至今即便⾏政院已經核定南港至八堵的中運量捷運⽅案,八堵至基隆市區的⽅案仍然懸⽽未決。雖然要決定⼀條⼤眾軌道運輸系統的路線與形式經常曠⽇費時,但何以基隆捷運的⽅案會經過這麼多次的⼤幅更動⽽且⾯臨那麼多阻礙跟限制?
在進入基隆捷運的討論之前,在這邊先介紹⼀個在討論⼤型的科技系統⽅案時可能會採取的分析觀點:路徑依賴。路徑依賴是經濟史與科技史在討論下列問題時,經常會採取的視角:為何特定的制度或是技術會被廣為採⽤,⽽其他即便看來是更為理想的⽅案卻會被放棄?從路徑依賴的角度來看,⼀個制度或是科技之所以不會被新的、看來為理想的⽅案所取代,原因就是在於這個既有⽅案在歷史中的關鍵時間點因為⼀些偶然的因素成為各種可能選項的優勝者,並且為⼤部分⼈所使⽤。⽽在之後想要取代它的話,⾏動者得付出極為不划算的代價才能夠得到新⽅案的優點。
基隆捷運的所要經過的基隆河河⾕,其實早就已經有台鐵的軌道在其中,即便百餘年前在此興建軌道的理由並非是現今的都會區通勤,台鐵在此地就是最無法忽視的存在。從路徑依賴的角度來看,不管是過去曾經提出的台北捷運民生汐⽌線東延⽅案,或是現在的中運量系統,都會⾯臨路線平⾏、重複投資的疑慮與批評。⽽且基隆河河⾕地勢狹窄,在這幾十年間又已經間有⼤量民宅,更是增加施⼯成本。因此,即便以台鐵連接台北與基隆並非受到歡迎的選項,但我們仍然發現在較早期⾯對基隆台北的軌道運輸通勤改善的問題時,仍然是以增加台鐵通勤⾞站、增加汐⽌七堵間第三軌等⽅式改善台鐵的通勤服務品質,⼤興⼟⽊新建捷運並非⾸選。
那麼之後何以新建基隆捷運又成為即將實現的選項︖⽽且在思考規劃可能的選項的時候,會發現有這麼多的限制?這是就要介紹另外⼀個科技史的重要分析概念,科技動量(technological momemtum)。科技動量是科技史家湯瑪斯.休斯(Thomas P.Hughes)在研究包括電⼒系統在內的⼤型科技系統時,所發展出來的分析概念。休斯認為,科技系統在建⽴起來的過程中,需要解決⼀個又⼀個建⽴系統所需的技術或是政治難題,就像是戰場上填補的戰線缺口(reverse salient),⽽在填補戰線缺口的過程中,科技系統就會累積科技動量,當該系統發展已經成熟時,我們會發現我們會難以對這個系統有太多的更動,⽽是依循系統的運作來⾏為舉⽌,那就是因為該系統已經有強⼤的科技動量所致。
以科技動量的概念來說,新建基隆捷運之所以終於成為即將付諸實現的選項,很⼤的原因就是在於台北基隆間的台鐵路線在轉型成為都會通勤鐵路時,戰線缺口的填補失敗,第三軌建成之後運作不如預期,台鐵本身的組織與結構性問題使得通勤鐵道所需的密集班次難以達成。另外⼀⽅⾯,台灣⾼鐵佔⽤南港到板橋間的地下鐵路隧道的其中兩個,使得台鐵更難調度列⾞。⽽鐵路地下化的隧道,又同時封閉了台北捷運板南線向汐⽌與基隆延伸的可能性。可以說台灣⾼鐵與台鐵地下化作為另外兩個台北都會區的軌道運輸系統因為地下隧道的完成⽽具有強⼤的科技動量,因此難以被更動,卻使得台鐵往基隆⽅向的戰線缺口難以封閉,也關上了板南線延伸基隆的可能性。⽽這條廊道跨越三個⾏政區,增加了在政黨政治上的不確定因素與制度上的難處,使得基隆捷運的最終⽅案,仍然未⾒百分之⼀百的定案。在這個地⽅我們可以看到,由於地理環境、⼯程技術上的限制,⼀個科技系統的成熟,很有可能會阻礙其他科技系統的發展可能。⽽⽬前的中運量捷運系統⽅案,也可謂是在基隆河⾕的軌道運輸系統的路徑依賴與周遭系統的科技動量強弱消長之下,在重重限制中逐漸被捏出來的解決⽅案。最終八堵到基隆市區,以及更後期基隆市區的軌道運輸⽅案,也仍待更多環境、技術、物質以及政治的⼒量多⽅形塑,才可能有清晰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