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街口等待垃圾車的鄰居(包括我)開始以「車輛右/左轉中,請注意!」的廣播聲量作為判斷垃圾車即將抵達的訊號。但有時也會出現失誤,以為是垃圾車的擴音,但其實是在街道穿梭送貨的大小貨車,也開始加裝並頻繁地播放轉彎警報。作為一個移居到交通意外事故傷亡人數比高居全國之首城市的STS鄉民,我對於「轉彎擴音警報」這個技術物及其在道路安全政策發展中的出場頗為好奇,剛好趁著這次涵多路工友值班時間來做點功課了解一下,並跟大家交流具有STS洞見、從瑞典出發的Vision Zero(零死亡願景)道路安全政策與思維。
台灣大客/貨車的「轉彎警報語音裝置」其實有個雙胞胎手足「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是交通部為了回應大型車交通意外事故頻傳的產物。例如2016年高雄市1-11月與大型車車禍相關的死亡人數就高達36人(全台灣則有184件),引起事故主因為:右轉彎未依規定、未依規定讓車、未注意車前狀況等;與大型車發生事故的車種以機車最多,自行車與行人次之。高雄市道安會議便建議交通部修法規定大型車必須加裝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特別是針對大行車內輪差與視線死角的行車視野輔助系統與聲音警示裝置(從蜂鳴聲器逼逼逼聲響轉為語音播放「車輛右/左轉中,請注意!」)。
與此同時,大型車的內輪差與視線死角也成為道路安全教育的重點。除了錄製宣傳影片(請見交通安全入口網 https://168.motc.gov.tw/theme/video/post/1912031021508),中小學與樂齡中心也成為交通部門的主要宣導對象。例如桃園市交通局與警察局就安排國小學童坐上大型車駕駛座,體驗司機的受限視角;並在內輪差區擺放氣球假人,讓學童司機實際體驗車輛轉彎時因內輪差特性擦撞氣球假人的場景,希望能夠把相關知識深植在用路人意識中,謹慎避開大型車。
透過以上描述,我們可以看到大型車的內輪差與視線死角,可以透過強制安裝技術物與道安教育的介入,減少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傷害,這其實很符合傳統的道路安全3E原則的後兩項原則:工程面(Engineering)、執行(Enforcement)與教育(Education)。如果我們從瑞典的Vision Zero(零死亡願景)的道路安全政策與思維出發來思考大型車的道安議題,那麼3E原則可以操作的方向將會更有所延展。
Vision Zero是瑞典國會在1997年通過的道安政策,歐洲各國與WHO也紛紛採納類似框架推動道路安全。其和傳統道路安全觀念的差別有以下幾點:
1.交通傷害是可以避免的,而非意外;
2.除了道路使用者端,來自相關部門的專家(運輸、公衛等)對於道路安全都能負起責任;
道路安全的因果責任:Vision Zero的作者之一Claes Tingvall認為,道路使用者可能遵守了一切規定,但還是在路上受傷甚至死亡,所以因果責任不該只在他們身上;系統設計者也負有一部分因果責任,因為設計者應該具有知識可以設計出一個在道路使用者即使失誤時也不至於造成嚴重死傷、一個可以容忍某程度道路使用者錯誤的交通系統。而這樣的系統可以透過安全性指標來測量系統的錯誤承受度。Tingvall也建議交通專業可以借鏡醫療專業,訂定屬於交通專業的倫理準則(Code of Ethics)來處理設計交通系統時可能面臨的道德兩難。
下次當讀者您又聽到「車輛右/左轉中,請注意!」時,在注意安全之際,希望也能花個幾秒鐘,跟著涵多路工友們一起思考,台灣的道路安全系統需要哪些設計思維、組織模式與技術物網絡。
黃于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