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 學會在 2020 年底的台北雙年展「協商劇場」中,曾以「離岸風電進行式」,提出工程專業教育轉型及與跨領域融合的期待。希望我們正朝向,工程與海洋的複合知識與實踐,成為顯學,成為眾專業朗朗上口也興致高昂討論的綜合挑戰題。希望台灣公民對建立海洋國土上(裡)科技事務的思辨與參與,終究能徹頭徹尾地改變台灣的海洋工程文化及產業常態。
分類: 洪文玲 (山海姬)
種種的交流與碰撞,讓台灣有著多元的海洋文化與價值,海洋(資源)博物館可重新檢視台灣之於海洋的關係與定位,從常民與海洋的關係開始與對話,典藏台灣與海洋的關係,每一段關係都蘊藏台灣在歷史、地理、環境、民族文化、文明中的海洋內涵,海洋(資源)博物館從台灣東海岸島弧的中央––花蓮––出發,面對大洋,重新思考如何以台灣作為中心,呈現台灣多元豐富的海洋文明,讓台灣真正走入海洋國家。
大眾交通工具有公共服務及技術治理性的特殊性,一旦失事常造成重大傷亡,也讓社會大眾有感同身受的恐懼感。七年的時間,世越號船難帶給世人許多反思。在台鐵事故仍在傷痛咎責的此時,紀念世越號,也讓我們在驚訝驚愕之餘,期待有實質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