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睿恩(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
當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中,STS(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與不分系教育的推動,為學生提供了全新的學習模式和契機。然而,跨領域的教學設計也同時帶來種種挑戰與焦慮。為了深入探討這一現象,2024 STS 年會【掌握科技與社會的節奏】的論壇三,特別邀請了國內學者共同探討 STS 課程、不分系 [1]、通識教育三者之間的互動與差異。
論壇由洪靖老師(中正大學紫荊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籌組與主持,與談嘉賓包括:郭文華老師(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4S 學會理事長)、黃俊儒老師(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教務長)、吳易叡老師(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黃書緯老師(台灣大學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以及王強森同學(東華大學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與談人分別從不同角度頗析跨領域學習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影響。
論壇開始,遠距錄影參加的郭文華老師,首先回顧了個人求學與研究經歷,認為跨領域的確是 STS 的強項與擅長,至於不分系與通識教育中 STS 的差異並非重點,而應該思考我們想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接著,黃俊儒老師以現今文科學生人數萎縮的現象作為切入點,指出分科考試後,許多專業科系難以留住原本的學科人才,不過 STS 課程所強調的「實用導向」精神,有助於彌合學術與現實之間的落差,推動傳統人文學科更貼近現實世界;不論 STS 含量有多少,有 STS 對不分系來說總是利大於弊。吳易叡老師則提到,如今各個領域都針對 AI 進行討論,但很少有學科將 AI 作為「議題」來深入探討;而黃書緯老師則以日常生活中的複雜問題舉例,如人行道上腳踏車的衝突往往無法通過單一科系的知識加以解決,換句話說,現代社會被科技與物件環繞,單一學科知識難以應對當前複雜的社會與技術問題。總的來說,論壇中的幾位老師都同意,若能以 STS 作為教學核心,確實有潛力讓學生透過跨學科的視角,批判性地思考並解決當代的科技問題。
然而,就學生的受教面來說,情況與感受可能不大相同。實踐 STS 價值的具體場域主要集中在通識課程與不分系,但通識教育通常著重於廣泛知識的傳遞,相較而言,不分系課程則更具挑戰性——這些課程通常要求學生修讀各學科的通論,使得學生既要面臨學業壓力,也可能因為課程設計不夠紮實而被稱為「通識系」。王強森同學分享了自己的體驗,指出大一的通論課程有時會顯得表面化、缺乏深度,使學生對課堂中的知識傳遞感到乏味。此外,由於不分系屬於新興科系,其課程結構尚不穩定,導致學生在知識的光譜中遊走,缺乏深入專業的方向感。因此,(四年制)不分系的教育雖強調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路徑,不被單一科系所限制,但同時也可能導致課程結構的混亂,若未經過妥善設計,學生可能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迷茫,甚至出現「無專業的焦慮」,故如何在多元學習中營造穩定性,成為設計課程時的重要課題。
洪靖老師補充道,從目前的教育實踐來看,STS 的核心精神在研究生課程中展現得更加明顯,而在大學部教育中卻有所缺失;這與過去通識博雅教育的初衷不同,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為了能夠找尋 STS-inside 的契機,與會的教授皆提出了許多方法,試圖解決現有的教育挑戰,並為不分系與 STS 的課程設計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吳易叡老師指出,在課程設計上,通識教育稱為 general knowledge 或 liberal art,故為了實現此教育精隨,應依照各校的特色進行組合聯集,讓單一課程可以以拼盤的編排方式,讓學生可以多元的學習。黃書緯老師則分享了專題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經驗,也鼓勵學生設計自己的專題內容,但他同時也指出,學生常因其他必修課程的壓力,不容易全心投入專題研究。
洪靖老師則建議延長不分系課程的探索期,讓學生在多學科之間進行更充分的學術嘗試與實踐;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放棄課程的深度。郭文華老師則強調,如果課程設計不夠紮實,學生將無法真正獲得理論上的養分,這是深度與廣度的張力,需要求取平衡。與會老師一致認為,高品質的跨領域課程設計,是幫助學生在多學科中找到興趣和專業的關鍵,例如在場的中研院社會所蔡友月老師分享參訪美國哈佛大學的 STS program 的心得,認為哈佛大學雖為學術導向的學校,但是他在看物理所的論文之後,發現該校學生的跨領域素養鮮明,經過 STS 培養的能力有助於學生進入業界工作。
除了審視教育方針的應對調整,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老師可以輸出的能量同樣是課程設計中不可忽視的因素。論壇現場的幾位年輕學生與學者提出,跨領域學習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學習動機。一些學生因自主學習意識較高,會積極選修不同學科的課程,並主動發展自己的跨領域能力;而另一些學生則可能因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而感到迷茫。王強森同學也表達了對未來的擔憂,尤其是擔心自己無法與專業科系的學生競爭。在如今的職場環境中,僱主往往更青睞具備專業技能的畢業生,這加劇了不分系學生的焦慮。吳易叡老師回應,不分系的學生不可避免會有茫然與無助,所以作為不分系的老師,需要陪伴困惑的學生度過學習探索期;也因此,在大學早期階段提供結構化的指導,幫助學生理解學術框架,會是減少這種焦慮的關鍵之一。
雖然 STS 課程突破了單一學科的限制,有助於培養學生以不同視角探討科技與社會的關係,並促進傳統學科在現實社會中的應用,但 STS 與不分系教育的實踐仍需要更多具體案例與成功的應用成果來佐證其價值。最後,洪靖老師簡短總結,認為 STS 的確適合專題式的教學方法,但這也為高等教育的知識傳遞者帶來挑戰,因此不分系的老師也須要能夠跟上 STS 的思維模式,才能真的打造多元領域發展與無專業焦慮的平衡。如何在跨領域的教學中達成理想與現實的平衡,勢必是未來 STS-Inside 教育改革的關鍵挑戰。
後記
作為一名跨領域畢業的碩士生 [2],我深刻體會,在一個高度講求專業化的社會中,因具有不被明確專業所框架的身分,故在求職的初期常常感到迷茫與焦慮。然而,經過這幾年摸索,我發現那些選擇不被單一科系束縛、或額外培養跨領域能力的同學,最無可取代的特質,是擁有對各類知識的強烈「好奇心」,而 STS 正式這種好奇心的最佳體現。STS 賦予的跨域能力,不僅能從全新視角看待問題,還能將不同領域的知識串聯起來,進而提出創新的解決方案,這不僅是學習的動力,也是跨領域思考的核心力量。如今,社會對這類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無論是在學術界還是產業界,跨領域的能力都變得至關重要。
以我個人近期協助的國科會 AI 相關計畫為例,許多研究都朝著「可解釋性 AI」的方向發展。這類研究不僅需要工程師的技術專長,也需要具備社會科學背景的學者,來探討 AI 在倫理、法律與社會層面的影響。同樣地,科技產業對具備多元領域能力的專案經理(PM)需求也日益增加。這些 PM 不僅要理解技術層面,還必須與設計師、行銷人員及其他部門有效溝通,確保專案順利推進。正如《跨能致勝:顛覆一萬小時打造天才的迷思,最適用於 AI 世代的成功法》一書所提,未來社會不僅需要具備專業深度的「I 型」人才,更需要「T 型」或「π 型」人才。T 型人才除了專業知識,還擁有跨領域的廣泛技能;而 π 型人才則能在多個領域深入發展。在職場中,領導者往往並非單一領域的專家,而是能夠在多個領域中游刃有餘,成為跨界橋樑,促進各部門的協同合作。這種跨領域的能力,正是不分系教育能夠培養出的寶貴資源,也是 STS 對於大學部同學最有價值之處。
註釋:
[1] 編按:本論壇與此處的不分系,主要指的是四年制且不分流的不分系,不同於大一大二院級或校級不分系。
[2] 編按:本文作者張睿恩,原為高雄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學士,後轉於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並以碩士論文〈從「救命神器」到救命機器?解析台灣 Coivd-19 疫情下呼吸器的行動網絡〉獲得 2024 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碩士論文獎佳作。